开年上演现象级“出圈” 《狂飙》“狂飙”的背后******
中新社北京2月2日电 (记者 高凯)2月1日晚,39集扫黑除恶题材剧《狂飙》收官,开播以来一路“狂飙”的热度与播放量迎来又一波高潮。
自1月14日开播以来,《狂飙》播出热度一路攀升,在播出平台爱奇艺热度值破11000,打破站内历史总榜最高纪录,同时,豆瓣评分高达9.1,各项成绩遥遥领先。作为2023年开年最火的“出圈”作品,该剧高开高走,以沉实紧张的剧情吸引着各年龄层观众的追剧热情。
在《狂飙》中,创作者选取2000年、2006年、2021年三个时间节点,切入三条时空脉络,借刑警安欣(张译饰)、黑恶势力高启强(张颂文饰)两个角色的人生轨迹,展现了一场跨越20年扫黑除恶的斗争故事。
作为类型题材剧,《狂飙》是反套路的。在正叙、倒叙交叉的庞大叙事中,以角色命运带动剧情发展。剧中两个主人公最初的命运交点充满生活质感与人性的温暖,而随着剧情的展开,二人在交叉碰撞中渐行渐远,戏剧张力拉满。在这样的主线下,《狂飙》突破了一些相关类型作品中对于黑白较量你来我往的平面化展现,而是由人物带动生发出具有生命力的情节脉络,对黑势力形成背后的社会生态、人性异化进行了入木三分的揭示,描绘出扫黑除恶的真实图景。
大胆不失细腻是《狂飙》的另一特色,从“旧厂街菜市场”的一摊一档,到“肠粉”“猪脚面”的热气腾腾,尽管有意模糊掉了真实地域,但剧中充满烟火气的细节描摹还是顺利将观众带入真实的生活审美,正是这些有质感的生活细节,助力唤起观众的认同感。
故事之上,人物的成功塑造令《狂飙》的魅力进一步凸显。安欣和高启强这两个人物之鲜活动人,于同类题材剧集中可称出类拔萃。
作为剧中反派,高启强引发了观众持续的热议。该剧导演徐纪周曾表示,“人物的特征自然和所在地域时代紧密相关,我希望我不仅能塑造出这个反派人物,还能把他与时代背景、社会土壤的关系拍出来。这是有社会意义的。”在观众眼中,高启强在剧中的开端正是一个小人物的现实人生,极易代入,在与安欣的命运碰撞中,他感受到人性的温暖,在阴差阳错中触摸到权力的力量,其后终于为欲望裹挟,走上不归之路。演员张颂文在这一角色的塑造中,奉献了朴实而充满张力,厚重且富有层次的出色表演,赢得观众的高度认可。
相较而言,安欣的人物设定或许不像高启强那样有着浓墨重彩的戏剧性,但正是其内在思想力量成功的呈现才给剧情真正前进的动力。跨越20年,从怀揣梦想略显“愣头青”的青年干警,到满头白发“油滑”谨慎的警局“边缘”人,在张译的演绎下,这一核心人物情感丰沛动人,演员在角色细节处理上无处不在的生活质感更是让其“灵魂”得以落地,令观众深度共情。
除了两位主演的出色表现,作为一部群像戏,《狂飙》里几乎每个主要人物都具备能打动观众的独特魅力。剧集播出中,剧中众多配角被观众主动“挖掘”,因荧屏上的生动鲜活的不同亮点而成为热搜中的“主角”。毫无疑问,即便在“小人物”身上,创作者也避免了脸谱化的处理。正是剧中人自身所携带的生命感,令观众在不同的时空切入点都能感受到其真实可信的存在。
通观全剧,《狂飙》不仅再现了“扫黑除恶”专项斗争的严酷性和复杂性,亦以现实主义手法描摹出各具特色的人物与人生际遇,以不同方式折射真实生活,最终以正义向善的精神追求与观众达成共鸣。
从故事设定及叙事手法的创新,到人物的鲜活刻画,再到从主题出发对于人性与社会的深层挖掘,对于《狂飙》而言,整部剧集最终因“好看”呈现出的吸引力,或许正是源于创作者对作品全方位的诚意。(完)
重庆税务交出2022年“成绩单”:“减负”规模超750亿元******
中新网重庆2月3日电 (田俊杰 陈颖)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750亿元、惠及所有行业140余万户次市场主体、96%以上企业税费事项可网上办、纳税人满意度位列全国第二……在重庆市税务局3日召开的全市税务工作会议上,2022年度税务工作“成绩单”出炉。
过去一年,为应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,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、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在重庆落地见效,发挥了减轻市场主体税费负担、缓解资金周转压力、增强发展内生动力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重要作用。
重庆市税务工作会议公布,重庆2022年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750亿元,惠及所有行业累计140余万户次市场主体。其中,已退到纳税人账户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款达422.4亿元,新增减税降费176.9亿元,办理缓税缓费154.6亿元。
为了让退税减税降费政策更便捷地从“纸上”落到“账上”,重庆税务部门坚持以数智赋能,升级改造征纳互动数据库和税企互动平台,2022年向超1000万户次纳税人推送税费支持政策信息。
此外,重庆市税务部门通过加快出口退税办理进度、扩大出口退税申报“免填报”范围等方式,助推重庆高水平对外开放,2022年为外贸企业办理出口退(免)税227.5亿元。
经济高质量发展,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。重庆作为全国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之一,税务部门在过去一年承担并全面完成了16项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涉税改革事项,其中12项经验成果在全国推广。
围绕营造更优的税收营商环境,重庆税务部门持续拓展线上税费服务范围,“非接触式”办税缴费事项达到233项,96%的企业税费事项可网上办理。同时,通过落实97项“便民办税春风行动”举措,加快建设智能化办税服务厅,推出存量房转移登记税费同缴,12366纳税缴费服务热线办问协同,车船税全国联网信息查验等创新服务措施,办税缴费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。
围绕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,重庆市税务局加快推进川渝税收征管服务一体化,与四川省税务局统一了7大类62项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,优化升级高竹新区全国首个跨省域税费征管服务中心,重庆市电子税务局“川渝通办”服务拓展至52项,基本涵盖所有高频跨省税费事项,20项税费业务可“专窗通办”。(完)